- 2024-12-31关于公布2024年郑州市建筑业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城科研究
来源:admin发布时间:2018/1/11 17:47:11点击次数:
胡叟
过去的30余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50%的人口拥入了城市。但是,与之相伴的是粗放的发展模式和对生态造成的一定破坏。
为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制订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双修”作为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去年年底以来,相继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经验》和《关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继三亚市成为首个试点城市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同时对在全国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在已经开始闻风而动的地方城市中,三亚、南京等地堪称走在前列。
“双修”带来美丽“蝶变”
2015年6月,住建部决定在三亚试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三亚开始打响“双修”战役。一场事关城市发展的变革在三亚这片热土发生。
三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驰名中外的国际化热带滨海 旅游城市。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和“野蛮生长”,三亚出现山体破坏、河水污染、违法 建筑泛滥、城市形态风貌失控等“城市病”。要想改变这种发展状况,就得“刮骨疗毒”,进行“双修”。
生态修复,对准山体、海岸线、河岸线“开刀”;城市修补,以违法建筑拆除、广告牌匾整治、城市绿化改造、城市色彩协调、城市亮化改造、城市天际线和街道立面改造等“六大战役”为突破口进行“美容”。
从抱坡岭开始,一处处“烂疮疤”被治理,披上了“绿衣”;退化严重的沙滩,种上了沙生植物,马鞍藤伸展出绿色的藤蔓;被媒体曝光的黑臭三亚河,变得清澈,吸引成群白鹭飞舞。从金阳光小区开始,拉低城市“颜值”的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有碍观瞻的广告牌匾被清理;东岸湿地公园、丰兴隆生态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等一个个公园绿意盎然;凤凰路、迎宾路、榆亚路等道路景观经过改造提升,扮靓了城市;路过解放路,改造后的骑楼建筑在夜晚的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靓丽……“双修”后的三亚,美丽“蝶变”万众瞩目。
不惜“黄金地段”,修复湿地生态
2016年12月10日,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在三亚召开,三亚“双修”成果接受全国检阅,赢得全国点赞,成为全国经验。
三亚市东岸湿地公园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城市湿地,是三亚“双修”重点项目之一,公园占地66.77公顷,是三亚市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这里重建了湿地生态系统,在27.5公顷的水域中建设600多个人工岛供动物栖息繁衍。就在东岸红湿地公园建设前,这里是三亚一处规模较大的棚户区,大量违建的民房占压排洪沟,致使原有的大片湿地成为一潭死水。三亚市下决心解决生态问题,将这处每亩价值500万元以上的黄金地段辟为湿地,通过植物自然净化和人工处理的手段对水体进行改造。经过一系列改造措施,该区域防洪标准由3至5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同时承载城市水质净化、公共活动、市民休闲、形象展示、旅游服务等功能。
今年,三亚还将“双修”与发展产业协同推进,全市今年推进重点项目122个,年度计划总投资551亿元,大力推进亚特兰蒂斯、海昌梦幻不夜城、旅游商品专业市场、大型海鲜广场、国际游艇港、水稻国家公园、东岸文化商业街区、崖州湾新区、长隆水上乐园和三亚新机场、亚龙湾第二通道、城市轨道交通、海棠湾高铁站、市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双修”从硬件建设为主向硬件软件并重转变,大力推进“创文巩卫”,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巩固提升“双修”成果。
目前,三亚已经制定“双修”升级工作计划,主要目标是:今后3-5年,以更新提升为工作目标,开展整体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修补和完善、城市交通系统修补和管理、城市文脉延续等工作;今后5-10年,以增光添彩为工作目标,主要围绕精品城市建设,形成山水林田湖一体的生态文化公园体系。
内外兼修,再现绿水青山
灰秃秃的山坡、60多米深的矿坑、深不见底的积水,这是南京牛首山5年前的样子;而今,积水已清、矿坑不复,取而代之的是气势恢宏的佛顶宫建筑。这样的改变,始于2012年9月投资近40亿元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工建设。按照“生态修复、文化修补”的思路,建设方将废弃矿坑的不利条件转化为特殊优势,打造出如今的“佛顶圣境”。
生态优先,已成为当下江苏城市建设中的常态思维。在住建部公布的首批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名单上,江苏共有徐州、苏州、昆山3市上榜,数量在各省居首。2016年中,住建部提出“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要求各地在2017年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富有成效的示范项目。
如今的牛首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6%,是南京地区最大的森林公园之一。而利用废弃矿坑建起来的佛顶宫,不仅修补了裸露的山体,还因其独一无二的造型和气势恢宏的设计,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景点。开园一年来,牛首山已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纯收入破亿元,不仅盘活了一方美景,还让周边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过去村里没什么像样产业时,村民会去牛首山上开的铁矿捡尾矿换钱,村里的环境也被搞得一团糟。”家住附近的世凹村村民林先生说。如今,这个不再采矿的村庄已经成为“牛首第一村”,环境变了,每逢节假日来牛首山旅游的大批游客也带火了世凹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不止在省会南京,位于苏北的徐州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期的资源开采,也曾给这座工业重地带来生态挑战:山体采石废弃地犹如城市“肌肤”上的创痕、伤疤,既有碍风貌,又影响环境。
经过清理危石、削坡减载、设置防护网,引入水体、植被等自然要素,金龙湖珠山宕口等昔日乱石成堆的采石场经过修复改造后,成为了城市中风景秀丽的市民公园。
“城市双修”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城市双修”绝非零敲碎打的 工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也绝非一场短暂的运动可以奏效,必须通过一个系统的规划来持续地实现,需要谋大局,计长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城市双修”是一盘大棋,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人的机体,有经络、有穴位,如何把握经络、点到要穴,才能对城市机体的调理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智慧和魄力。
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日之事,城市的更新,更不是一日之功。推进“城市双修”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这既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切实可行的行动和举措,更需要把握城市经络、点到要穴,真正调理城市机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利共赢,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我们相信,只要以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来为城市革新洗面,在不久的将来,“城市双修”必将结出美丽的城市之花,我们的城市必将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机勃勃的新风貌。
(来源:中华建设网 )
2021 版权所有:郑州市建筑业协会 备案号:豫ICP备2021014843号-1 互动交流 登记证书